全球最多!这位设计师是华师人!
她
是华师首个校徽设计者
是全球设计发行生肖邮票最多的设计师
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扬者
也是推动国际文化创新交流的使者
她就是华师美术学院
1993届校友张向阳
1月9日至20日,“亮了”张向阳创意空间·作品国际巡展在华师美术学院主楼展厅展出。该展主创为华师美术学院1993届校友张向阳,她也是华师1990-2003年间校徽的设计者。张向阳侨居新西兰25年,是全球首位受邀同时为6个邮政设计系列生肖邮票,设计发行生肖邮票最多(迄今58套17家邮政)的设计师,一直致力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意传承与中西交融、推动中外文化友好交流、促进国际文化繁荣发展的工作。
期间,校党委书记王斌伟出席巡展分享交流会并致辞。他表示,张向阳校友是一名杰出的、有情意的、有抱负的校友。他对美术学院校友和师生们提出三点希望:一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坚持守正创新,勇担新时代文化使命;二是着力赓续中华历史文脉,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和弘扬者;三是希望社会各界、广大校友一如既往关心和支持学校发展。会前,王斌伟一行观赏展览,听取张向阳讲解,并对展出的多组作品表示充分肯定。
两个国家
三个城市
四个展场
这场展览,展出了什么
在方寸之间讲故事
该展览跨越四个展场、三个城市(广州、东莞、新西兰奥克兰)、两个国家,展品分为“跨界生肖文创”新理念、“多元平面文创”新理念、“多媒交互文创”新理念等三大主题。展览主要展出生肖文化、品牌设计、简笔漫画心情日记等内容。与传统的美术展不同,该展览的展品内容、载体、形式较为多元多样,除了有实物展品,屏幕、扫码展示的多媒交互内容之外,观展人员还可以扫码观看微信视频号上的作品内容、体验抖音特效道具物料等方式,了解作品背后的故事与内涵。
其中,为献礼母校90周年校庆,展览的第二站设在华师美术学院展厅。张向阳的父母是华师校友,作为“二代华师人”,她自小在华师长大,她从华师附属幼儿园、附小、附中,到华师美院毕业。可以说,她从头到脚、从里到外都是在华师魂、华师精神的浇灌下成长的。
为此,张向阳率创意团队以校园吉祥物为切入点,设计了“小华”与“小师”形象。角色名称分别取“小花-小华”“小狮-小师”的谐音,从岭南醒狮文化中获取灵感,突出了学校的岭南地域特色。憨憨萌萌的“小华”与“小师”形象,不仅头顶南狮特有的特色小角,额头上有“HS”的拼音缩写,浑身上下的色彩及胸前饰物,也都各自呼应了华师的校徽,进一步加强了形象与华师的关联度。
此外,本次展览中龙年邮票也是一大亮点。龙马精神、龙映祥云等邮票在紫光灯的照射下,可以见到荧光油墨印制的隐形书法文字,不仅进一步与书法艺术元素相融合,提升邮票的“颜值”,更具备防伪功能,达到审美与实用的统一。12年前,她已主笔设计过一套好评连连的龙年邮票——2012年新西兰龙年邮票。在2024年中非邮政发行的龙票中,张向阳通过帝王龙、出海蛟龙、简体龙字幻化而成的红火龙、繁体龙字+龙凤呈祥二合一的玉雕龙、老式英文Dragon与新式英文Loong的字母融合、创作灵感来自“贪吃蛇”的憨萌可爱亲子龙这一系列的设计,以别样角度和花式创意诠释龙文化。
张向阳介绍道,邮票是“方寸之间的艺术”,要在区区3.6厘米见方的迷你空间内讲好故事,还要做到颜值与内涵兼备并重,使创意与妙趣相得益彰。除构图饱满、主体突出、言简意赅之外,还需要利用空间的穿插关系将多种设计元素巧妙运用。
当绝大多数邮票小全张都是方方正正的时候,张向阳却独具一格地,设计了一系列羊形、猴形的小全张,可DIY的立体邮票等创意邮票。虽然邮票的版张是平面的,但是经过简单的折叠,邮票版张可迅速变身为立体宫灯、立体喜轿等造型。其中,可DIY立体宫灯邮票、可DIY立体喜轿邮票、旗袍造型邮票等作品,皆是世界首套,也是迄今为止唯一的创举。
除了生肖邮票,该展还有大量精美的生肖文创。其中有银行信用卡、衣服、包、空间软装等精美物品,涵盖衣、食、住、行等方方面面。生肖通过文创的方式走入万户千家,与大家的工作生活直接关联,不仅在形式上延展了生肖文化的传播,还灵动了人与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希望通过本次展览,在海内外推广宣传中国传统文化,鼓励带动更多的海内外设计师,投入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意传承与中西交融这一意义非凡的事业中去,同时,也为母院相关专业师生提供探索实验基地+实践经验交流空间,为大家带来一些别样的思路分享与启发。”张向阳谈道。
设计我校首个校徽
坚定对于设计的热爱
虽辗转多个行业
仍不忘设计初心
在多元文创道路上发光发亮
不能忘记的“设计师之梦”
初出茅庐设计我校首个校徽
张向阳从小喜欢美术设计。1989年,进入华南师范大学美术系学习,从此她真正将设计作为自己的职业理想。在系统、专业学习滋养下的张向阳很快就在设计领域崭露头角:刚进学校不久,她就成功在华师校徽设计比赛中拔得头筹。
“除了我之外,当时参与校徽设计比赛的都是高年级的学长。”看到递交设计方案的人中也有张向阳的身影,有师兄半开玩笑半惊讶地说:“原来大一也能参加啊!”彼时,张向阳只是静静地将自己的设计方案递交了上去。
“一双手组成‘双手护苗’的图案,象征着教师园丁身份。中间的幼苗又像蜡烛的形状,既有‘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寓意,又象征着师范院校要守护好这如烛光般的教育之火,保护教育事业,发展教育事业。”这一富有深意的设计赢得了多数评委的青睐,被选定为华南师范大学首个校徽,沿用于1990-2003年。
这次成功,让张向阳坚定了从事设计行业的决心。毕业之初,她任教于深圳某艺术学校。1998年,张向阳随丈夫漂洋过海来到新西兰,开展新的人生旅程。
从餐馆服务员到中西合璧团队三中标
在人生地不熟的新西兰,张向阳一开始应聘成为一名餐厅服务员,此后又做过糖果厂包装工和电子厂流水线工人,暂别自己的“设计师之梦”,以继生活。
然而,张向阳并没有忘记自己的“设计师之梦”。在新西兰工作两年后,女儿出生。张向阳并没有像大多数人一样成为一名家庭主妇,在辞去工作后的近一年时间,她一边照顾女儿,一边在奥克兰的一家设计学校学习平面与网页设计。学成后在众多应聘者中脱颖而出,进入新西兰知名的专业广告公司BrandWorks任平面设计师。此时,设计学校发出高薪邀请,希望她留校任教。但成为一名一线的设计师是张向阳一直以来的梦想,“只有到设计的前沿去,作品才能‘接地气’设计出有生命力的作品。”
她在广告公司的一线实战部门工作了十年。2010年成功设计虎票,她逐渐为人所知,也开始了她的生肖邮票设计之路。随后,她担任主笔设计师的创意团队又在新西兰邮政2012年(龙年)和2013年(蛇年)生肖邮票比稿中接连夺标。2012年正值中新两国建交40周年,新西兰龙年生肖邮票被新西兰执政党国家党代表团作为两国友好的重要见证,赠予中国国家领导人,从而被提升为新西兰国家级外交礼品。
以生肖文化为媒
推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
她用实际行动
为中外文化友好交流架起桥梁
让生肖文化走向世界
多年来,张向阳初心不改地坚持做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意传承设计,尤其是选中“生肖邮票”这一细分领域来专注深耕。在她看来,无论于华人还是外国人而言,年年有生肖,人人有生肖,生肖文化与大家的生活息息相关。
虽然生肖文化源自中国,但每年皆有逾百个国家地区发行生肖邮票,此现象本身,就是中国文化对世界文化广泛深入影响的典型体现。而且生肖邮票、生肖文化,是中国文化链接世界文化,让世界了解并生动体验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绝佳载体、桥梁窗口。
“我在新西兰当地广告公司工作多年,担任过大量跨度、深度兼备的创意设计项目的主笔设计师,在经过各种项目的历练之后,我发现生肖邮票本身就是一个实现此理想心愿的绝佳载体。”张向阳道。
虽说是方寸之间的艺术,但张向阳认为,邮票完全可以承载很多有故事、有底蕴的中外文化元素于其中,“生肖邮票还是一道链接中外文化的桥梁,是让世界认识中国,让中国走向世界的绝佳平台。”
在张向阳看来,西方文化表达方式偏直白,中华文化表达方式有更多的婉约隐喻,例如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各种花草、装饰纹样以及谐音所对应的美好寓意。与此同时,中西文化亦有许多共通之处,如中西文化皆对动物情有独钟。因此,兼具动物属性与民俗文化属性的生肖文化,正好成为连接道法自然与东西方哲学思想的绝佳载体。
通过生肖邮票,张向阳以别样角度,有效推动了国际文化传播与交流。她将生肖邮票转化为各色异彩纷呈的创意礼品,在国家与国家、企业品牌之间,传递友谊,交流文化。
2013年新西兰总理访华,将新西兰蛇年邮票的金箔极致限量版112号赠予了时任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2012年新西兰国家党代表团访华,将新西兰龙票限量版赠予时任广东省委书记汪洋。
贴合国家主旋律的文化情怀产业发展,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张向阳在采访中表示,衷心希望在有更多校友支持该文化产业发展的同时,有更多学弟学妹携手投入到中国传统文化创意传承的非凡事业中去,推动国际文化的交流创新。
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让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传下去
点击下方小程序
#往期回顾#
采写丨曾慧臻 陈熙楷
视频丨陈栩泳
供图丨美术学院 张向阳
执行编辑丨麦琬铃 陈虹媛
责任编辑丨卢嘉裕 吴建国 陈婧
初审丨郑宇云
复审丨林海岸
标星晚安华师
可以第一时间
了解华师最新资讯